近日
门诊上来了一位开靶向药的患者
穿一双拖鞋
走几步就停一停
很是难受的样子
仔细查问了才发现
患者双脚皮肤脱屑、蜕皮
询问患者双足痒痛、麻木
他口服靶向药物已长达10个月
这种情况也已经存在七八个月了
竟然以为是皮肤真菌感染了
各种抗真菌药膏好一顿抹
其实这是典型的
靶向药物副反应——手足综合征

化疗/靶向治疗后手足综合征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靶向治疗后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手足皮肤麻木、疼痛、脱屑、皲裂、渗液等症状的。中医辨病属“痹证”范畴,临床辨证分型主要分为为营卫不和、筋脉失养、络脉瘀阻等证。

手足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有甚者生活不能自理,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严重者影响治疗进程延误病情,所以找到规避化疗后HFS发生以及缓解化疗后HFS的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化疗后HFS的常发生于使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多柔比星脂质体、阿糖胞苷、阿帕替尼、5-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等化疗药物后。
预防性手段及出现症状后治疗用药
预防性手段如将患者的手脚放入冰水中(或者使用经冰冻预处理的手套或袜子)以抑制手足末端血液循环以减轻皮肤毒性。
穿着宽松鞋袜、佩戴手套;减少揉搓手足、尽量避免暴露于过热或过冷的环境中、外出避免长时间阳光直射、涂抹保湿润滑的乳液以及预防性口服维生素B6、甲钴胺片等。
根据出现的症状,酌情局部涂抹尿素霜、氢化可的松软膏、糠酸莫米松软膏、阿达帕林凝胶,或口服维生素E。如有局部溃烂可考虑使用抗菌药物。
中医方面包括内治法及外治法,内治法--我院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外治法—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我院可酌情应用中药熏洗、湿敷、浸泡、膏剂、油剂涂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