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一般以小儿最多见
约占小儿四肢骨折的3%~7%
肘部骨折的30%~40%
其中伸直型占90%左右
多发年龄为5~12岁
一般将肱骨髁上骨折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
1.伸直型
发生机制:跌倒时肘关节在伸直位或微屈位手掌撑地
骨折移位方向:骨折远端(肱骨髁)向后上方,近端由于重力向前下方,向前成角。可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

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手法整复)、闭合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需具体症状具体分析。
手法整复:移位不明显的骨折。
纠正重叠移位:体位患儿仰卧复位一助手握住患儿上臂,另一助手握住患儿前臂,两助手对抗持续牵引,纠正重叠移位。
侧方移位:术者一手大小鱼际握住骨折远端的尺侧,另一手握住骨折近端的桡侧,纠正旋转和侧方移位。远端可轻度桡偏。
推挤手法:以两拇指从肘后推尺骨鹰嘴向前,两手四指重叠环抱骨折近端,(提近端向后,推远端向前),另远端助手在牵引下徐徐屈曲肘关节,即可复位。复位后,术者一手固定骨折,另一手握住略伸直肘关节,并将前臂向桡侧伸展,使骨折断端桡侧骨皮质嵌插或稍有桡偏,以防止肘内翻发生。

2.屈曲型
发生机制:跌倒时肘关节屈曲着地
骨折移位方向:骨折远端(肱骨髁)向前上方,近端由于重力向后下方,向后成角。神经血管损伤机率较伸直型少。
手法整复:与伸直型相反。
病例分享
基本信息:5岁,在家从床上不慎摔倒致伤。


科室介绍

莱州市中医医院骨伤六科(中医经典正骨科 小儿骨科)是具有两大特色的骨伤专科。本科室主要采用传统中医手法复位辅助闭合内固定技术治疗骨折,主要治疗中医优势病种疾病有桡骨远端骨折、锁骨骨折、掌骨、跖骨、跟骨骨折、踝关节关节、肱骨近远端骨折、四肢骨干骨折等。治疗上遵循“能简单、不复杂,能保守、不手术”的治疗原则,尽量做到“零”切开。还致力于运用传统中医疗法及中药应用治疗骨伤、骨病。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治疗慢性筋骨病(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具有不开刀、无创口、疗效好、恢复快、费用低的独特优势。
【科室电话】0535—2279190(医生办公室)
0535—2279632(护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