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1.收缩压高,脉压差大
这也就是俗话说的“高压高”,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动脉硬化明显,弹性减弱,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能完全膨胀,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导致“高压”明显增高,而“低压”相对较低,两者差值也就是脉压差增大。
2.血压波动大,血压调节能力下降
老年人的血压水平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如体位、进餐、情绪等,称为异常血压波动,最常见的有“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等,老年人血压波动大,影响治疗效果,急剧波动时,可明显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
3.易出现“假性高血压”
老年人有严重动脉硬化或钙化时,可出现袖带加压时难以压缩肱动脉、所测血压值高于动脉内测压值的现象,称为“假性高血压”,这种类型的高血压对于抗高血压药物的耐受较差,服用药物之后身体容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降压速度不应太快或太低。
4.伴随其他慢性病
患高血压的同时,常伴有高血脂、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冠心病等疾病。
掌握控压技巧
1.健康饮食
老年人应注意低盐、低脂、高蛋白的原则,减少钠盐摄入,建议每日摄盐量<5克。鼓励老年人摄入多种新鲜蔬菜、水果、鱼类、豆制品、粗粮、脱脂奶,以及其他富含钾、钙、膳食纤维、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2.适当运动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科学地安排生活,做到起居有时,适当活动,劳逸结合。合理的有氧锻炼可有效降低血压,建议每周不少于5天,每天不低于30分钟的有氧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和游泳等。
3.戒烟限酒
应该进行严格戒烟,限制酒精摄入量。白酒、葡萄酒(或米酒)、啤酒饮用量应分别少于每日50毫升、100毫升和300毫升。
4.保持理想体重
维持理想体重,并避免过度肥胖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老年人需特别注意,要避免过快、过度减重。
5.药物治疗
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使血压逐步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切勿自行停药,在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老年病人坐起、站起时,动作应尽量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