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脆弱敏感的时候
去看消化科医生
医生大多都会建议做一个胃镜检查
做完胃镜后
很多人的报告上面写着:
慢性萎缩性胃炎
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你了解吗?
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就是指胃粘膜细胞,包括胃上皮细胞、胃各种腺体细胞的数目减少或消失、供应滋养细胞的毛细血管消失。
慢性萎缩性胃炎致病因素有哪些?
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由两大因素导致的:
1、感染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与其本身具有的黏附作用、分解尿素产生氨的毒性作用、幽门螺杆菌的多种酶、自由基的损伤作用、感染造成免疫功能缺陷、感染时病人的年龄以及感染引起维生素C缺乏等因素有关。
2、胆汁反流
胆汁反流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通过损害胃黏膜屏障引起。
胃腔内的H+通过受损的屏障反弥散入胃黏膜内,刺激组胺分泌,组胺又可使胃酸分泌增多,并作用于血管H1、H2受体引起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胃黏膜有效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另外胃黏膜受损也会引起胃黏膜合成的胃肠激素——前列腺素E2(PGE2)减少,它的减少可加重胃黏膜萎缩,因PGE2具有保护胃黏膜屏障,增加胃黏膜血液循环量的作用;其次胆汁反流可以刺激促胃液素分泌,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加重胆汁反流。目前认为胆汁反流是独立的致病因素之一,引起胆汁反流的原因可能与高龄、胃动力减弱、吸烟等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并不是引起反流的病因,无论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的严重程度与黏膜炎症及萎缩的严重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肠上皮化生的严重度也呈显著正相关。
中医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其归纳为“胃痛”“胃痞”“嘈杂”“痞满”等范畴,通常认为其病因主要有脾胃虚弱、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倦过度、药物损伤等。
中医治疗方面可分为辨证论治、基本方加减、中成药等。
①辨证论治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方法,临床将该病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胃络瘀血、肝胃不和、脾胃湿热5型,分别予以健脾益气和胃、滋阴养胃、行气和络、疏肝健脾、清热化湿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②基本方加减
常见的基本方加减有枳实消痞丸合失笑散、丹参饮合良附丸加味、柴胡疏肝散、脾通络汤等方加减。
【门诊地址】
急诊内科综合楼三楼北
【咨询电话】
227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