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近几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均有明显上升趋势,儿童肥胖率的上升速度高于成年人,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向外宣布,肥胖是一种多种因素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肥胖
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是根据体重指数来判断:BMI=体重(kg)÷身高²(㎡),其中体重指数(BMI)界定值介于24.0~27.9之间为超重,BMI≥28.0为肥胖。此外,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也是衡量肥胖的重要指标之一。
肥胖与糖尿病有怎样的“亲密关系”?
关于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应先从胰岛素说起,胰岛素是胰岛细胞产生的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当人体进食后,胰岛素就会被释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在肥胖状态下人体脂肪堆积,脂肪会导致胰岛素利用效率降低,产生所谓的“胰岛素抵抗”。当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时,为了维持血糖稳定,胰腺会代偿性地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使得肥胖者胰岛素水平大大高于普通人,形成所谓的“高胰岛素血症”。由于胰岛细胞长期高负荷分泌胰岛素,容易导致胰岛功能受损,进而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功能衰退,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发生糖尿病。
怎样给身体减重,给胰岛减负?
体重目标要合理
减脂不能急于求成
每月的减重目标应为体重的5%
快速减肥后皮肤会变得松弛粗糙还可能出现掉发、便秘、肝肾功能失调等情况。且瘦得太快会使得肌肉、脂肪和水分大量流失使人体代谢率降低减容易出现反弹。
1.饮食管理
减肥的第一原则是限制总能量,尤其是在进餐时注意细嚼慢咽。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瘦蛋白。
对于肥胖人群推荐每日能量摄入平均降低30%-50%或降低500 kcal。保持每日摄入蛋白质供能比20%~25%、脂肪供能比为20%~3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5%~60%。
2.饮食三原则
吃对饭“事半功倍”:《中国膳食指南》中推荐每日食物摄入种类不低于20种,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
和“垃圾食品”说再见:“垃圾食品”是指高热量低纤维、高糖或精加工碳水化合物、高脂、添加剂、成瘾性强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甜点、碳酸饮料等。
不要给美食“画大饼”:建议减少情绪性过量饮食,记住“食物只是食物”,不要赋予食物是“快乐源泉”等各种头衔。
3.运动管理
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应采取不同的运动方法,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为主。
1、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快走等。
2、抗阻运动:每周进行2-3次的抗阻训练,如:哑铃、俯卧撑等。
4.药物干预
对于饮食和运动管理仍然不能控制体重者,可以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药物干预。
5.中医特色治疗助力减重
中医对肥胖与糖尿病关系的认识也非常早,《黄帝内经》中就有“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转为消渴”,与现代的理论高度一致。
莱州市中医医院院内分泌科可为超重或肥胖人群提供包括口服中药、穴位埋线、代茶饮、针刺、拔罐等中医特色治疗助力减重。
中医辩证常见证型
1、脾虚湿阻证
症见:肥胖,浮肿,头胀,肢体困重,懒言少动,腹满,口淡纳差,尿少,舌淡红,苔白腻,脉缓。
治法:健脾益气,渗利水湿。
推荐处方:人参、白术、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茯苓等。
辨证施食:白扁豆、大枣、山药、龙眼肉、薏苡仁等。
2、胃肠实热证
症见:肥胖,头胀眩晕,消谷善饥,口臭口干,口渴喜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泄胃热,通腑泄浊。
推荐处方:知母、石膏、大黄、芒硝、香附、枳壳等。
辨证施食:昆布、荷叶、葛根等。
3、肝郁气滞证
症见:肥胖,胸胁苦满,胃脘痞满,女性可见月经不调或闭经,失眠多梦,舌暗红,苔白或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化痰。
推荐处方:当归、茯苓、白术、柴胡、生姜、薄荷等。
辨证施食:佛手、橘皮、薄荷、白萝卜等。
4、脾肾阳虚证
症见:肥胖,虚浮肿胀,畏寒,疲乏无力,腰酸腿软,腹胀痞满,纳呆,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益脾肾,温阳利水。
推荐处方:茯苓、白芍、白术、熟附子等。
辨证施食:芡实、山药、茯苓等。
1.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适用于肥胖症各证型。
主穴:中脘、天枢、大横、关元、足三里、阿是穴等。
功效:穴位埋线是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将羊肠线或其他可吸收缝合线植入穴位,利用线在组织中被分解吸收对穴位起到持久而柔和的刺激作用,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气血”目的。
2.代茶饮
功效:益气健牌,生津止渴
适用诊断:糖尿病
证型:气阴亏虚型
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代替治疗药物,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根据辨证使用。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及适当运动,以及日常的血糖监测。
适应症: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小便频数、心烦易怒、口苦、大便干结,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
处方用法:沸水冲泡3-5分钟即可饮用。
频次:上午、下午各1次,每日频饮,常服有效。
处方药品:黄芪、桑叶、乌梅、枸杞子等。
超重、肥胖的朋友们,应该在专业医护的综合评估及指导下进行科学减重。总而言之,肥胖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合理的体重控制,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预防糖代谢异常的发生,同时有助于改善血脂、血压等其它危险因素。让我们一起“动”起来给身体减重,给胰岛减负,为健康加分。
科室介绍
莱州市中医医院老年病二科(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通过察验舌脉,运用针灸、拔罐、中药内服外治等中医治疗方法调理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并结合现代医学以中西医结合辩证的诊疗思路治疗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高脂血症、肥胖、骨质疏松、脱发、痤疮、更年期综合征、高尿酸血症、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同时诊疗临床亚健康及老年病人的头晕、失眠、胃肠不适、咳嗽气短、骨质疏松所致腰腿痛等疾病。



【门诊地址】莱州市中医医院门诊一楼东107诊室
【病房地址】莱州市中医医院门诊楼六楼东
【科室电话】0535——227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