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在人体内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具有特定的任务。一个成年人身体中血液平均量约为4~5L,约占人体总重量的7%-8%。

红细胞含有血红素以输送氧气;白细胞负责破坏与移除年老或异常的细胞和细胞残骸,以及攻击病原体和外来物体;血小板负责凝血,阻止更多血液流失,并帮助阻止细菌进入体内。
通常情况下红细胞能够存活120天左右,而白细胞能够存活3-9天,血小板寿命为7-8天。
每个成年人每天大约有40毫升的血液经过新陈代谢而衰亡。我们每次献血200-400毫升,仅占自身总血量的5—10%,我们捐献出的200-400毫升血液是能够得到及时补充,并不会影响自身健康的。
接下来再谈一谈身体内是怎样贮血的!

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体内的血液只有80%在动脉和静脉里循环流动,维持血压,输送氧气和养料。大约有20%的血液贮存于人体“血库”里。
脾脏
首先,脾脏是人体最大的“血库"。脾脏内有很多血窦,贮存大量血液,脾脏内还有红髓,也有贮血功能。当体内急需血液时,脾脏的平滑肌就会连续不断地收缩,血窦和红髓将血液挤出送到血循环系统中。
肝脏
第二个是肝脏。肝脏内有个大的血窦,里面充满了血,肝脏中的血管很丰富,在肝内小血管扩张时,可使肝脏充血,减少血液回流到心脏。
当体内急需血液时,肝内小血管收缩,便释放出大量血液流到循环系统。

一旦发生外伤失血等紧急情况,人体“血库”中的血液就会被紧急动员出来参加血液循环,补充失去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