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与白细胞、红细胞共同构成血液重要的“三系”,可以理解为三大家族,平时我们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首要看的就是这三项结果。

血小板的长相非常特别,形状各异而且还可以变形。在电子显微镜下它就像橄榄形或盘状,也有梭形或不规则形;当受到机械或化学刺激时,则伸出突起(伪足),呈不规则形。

血小板的直径只有2-3微米。由于血小板太小,人们一度以为血小板是一种没有功能的碎片,直到1882年意大利医师J•B•比佐泽罗发现它们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
可千万别小看它们,血小板们在我们正常人血液中每立方毫米有10-30万个,它平时大部分在血管中参与血液循环,还有一部分则储存在脾脏中。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作用,修补破损的血管。参与我们人体的生理性止血。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就会成群结队地在数秒钟内奋不顾身扑上去封闭伤口以止血。
血小板和血液中的其他凝血物质——钙离子和凝血酶等,在破损的血管壁上聚集成团,形成血栓,堵塞破损的伤口和血管,血小板还能释放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促进止血。

什么叫生理性止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受伤流血了,几分钟之内流血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就是生理性止血,血小板就在这种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我们血液中的“侦察兵”。有了它,正常人血管在受到损伤后,不超过9分钟就可以止血。
它能这么快发挥作用,还要归功于它体积小,由于血小板的体积比较小,所以血小板一直都在贴近血管壁流动。而且,它还可以随着我们血液的流动,分布在我们身体的每个角落,因此当身体各个部位受伤时,它都可以最快做出反应。同时,变形也是血小板的又一大法宝,它的形态会随着功能做出改变,伸出的伪足可以紧紧的抱住纤维蛋白网,使行成的血凝块更加稳固,进一步止血。所以,血小板不可貌相,它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发挥作用生成的。

血小板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人体达到快速止血,同时,由于血小板有粘附、聚集、释放、收缩和吸附的特点,它对保持血管的完整性和降低血管壁的脆性也有重要作用。它能融入血管内皮细胞,填补血管内皮细胞脱落后的空隙,从而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还可以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利于受损血管的修复。
血小板是血液中重要的成员之一,它也不仅仅只是上述的功能。同时在一些病理情况下,它也会助纣为虐成为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帮凶。

有着如此强大能力的血小板,寿命却非常短,只有7-14天。每天都有大量的血小板死去。与其让血小板在我们体内默默的牺牲,我们还可以选择将其中很小一部分捐献出去,救助那些需要血小板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