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ICP备12028495号-1 24小时热线:(0535)2212368 欢迎来电咨询
 
版权所有 © 莱州市中医医院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烟台        鲁公网安备 37068302000116号

莱州市中医医院

新闻中心

资讯详情

胃痛、胃酸、胃胀等脾胃病如何调理?

浏览量
      中医有“五季”之说,除了春、夏、秋、冬之外,从小暑到立秋之间,被称为“长夏”。中医上讲,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古人又把长夏被称为“脾月”,此时节养生重在调养脾胃。
      一、脾胃病的种类有很多,简单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几种症型:
      1.脾胃虚寒
      常见表现有胃部隐痛,遇寒加重,劳累或受凉后易发作,胃部喜温喜按,平时手脚怕冷,口淡,喝水不多,胃中水声漉漉,常觉神疲乏力,食欲差,大便溏薄不成形,舌质较淡。
      2.脾肾阳虚
      常见表现有大便次数多,大便溏稀,面色白,怕冷严重,四肢不温,腰膝酸痛,小便清长,或有面部、肢体浮肿的。舌质淡、胖大,舌苔白腻。
      3.阳虚湿滞
      常见表现有胃部胀满,或胀痛不适,纳食少,大便溏薄质黏,常感恶心,口淡,不想喝水,头身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舌质淡、胖大,舌苔白腻。
      4.气虚血瘀
      胃部刺痛,绵绵不绝,遇冷加剧,常伴头痛,面色淡白或暗,身倦乏力,少气懒言,女性月经常有血块,舌质暗或有紫斑。
      二、脾胃病“冬病夏治”怎么治?
      1.脾胃虚寒
      可以服用黄芪建中汤加减,平时可吃些红枣、桂圆、红茶等温热性食物。
      2.脾肾阳虚
      可以服用黄芪建中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平时可吃些枸杞、红枣、核桃仁等食物。
      3.阳虚湿滞
      可以服用理中汤合平胃散加减,平时可以吃些山药、炒薏仁、茯苓、芡实等食物,还可以将白术、陈皮、砂仁泡茶喝。
      4.气虚血瘀
      可服用补气活血通络方加减,平时可以吃些:山药、当归、红枣等。
      三、三伏贴和艾灸
      三伏贴是将中药外敷特定的穴位,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阳气,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常以白芥子、细辛、肉桂等温阳药物磨成粉,和入姜汁或黄酒调匀,贴于对应治病穴位处。一般在初伏时贴敷效果最佳,留贴时间在2-6小时为宜,每伏2贴,连续用3年。

+ MORE

新闻中心

2022年莱州市中医医院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拟聘用人员公示
耳鼻喉科医师的第三只眼——电子鼻咽喉镜
保护腰椎 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
2023-03-22 16:23
中医药护佑儿童健康——儿童过敏性鼻炎篇
春季养阳补脾
发布时间:
2023-03-21 16:16
上一页
1
2
...
461